上海分光光度計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化學、生物、醫藥等領域的分析儀器,用于測量物質對不同波長光的吸收或透射情況,從而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。為了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流程進行操作。
一、準備工作
1.儀器準備:
開機預熱:打開分光光度計電源,預熱至少30分鐘,使儀器達到穩定狀態。
波長校準:使用標準波長濾光片或溶液,按照儀器說明書進行波長校準,確保波長準確性。
基線校準:將空白溶液(通常為去離子水或溶劑)放入比色皿,放入樣品池,進行基線校準,消除儀器本身和溶劑的吸光度影響。

2.樣品準備:
樣品處理:根據待測物質的性質和測量要求,對樣品進行適當的預處理,例如過濾、稀釋、萃取等,確保樣品清澈透明,無懸浮物或沉淀。
比色皿選擇:根據樣品量和測量波長選擇合適的比色皿,常用的比色皿光程為1cm,材質有玻璃和石英兩種,石英比色皿適用于紫外光區。
比色皿清洗:使用前用去離子水或溶劑清洗比色皿,并用擦鏡紙擦干,避免殘留物影響測量結果。
二、樣品測量
1.設置參數:
波長選擇:根據待測物質的最大吸收波長,設置分光光度計的測量波長。
測量模式:選擇吸光度(Abs)或透射比(T%)模式,通常使用吸光度模式進行定量分析。
掃描范圍:如果需要掃描樣品的吸收光譜,可以設置掃描的起始波長和結束波長。
2.樣品測量:
空白校正:將空白溶液放入比色皿,放入樣品池,按下“空白校正”鍵,儀器會自動扣除空白溶液的吸光度。
樣品測量:將待測樣品溶液放入比色皿,放入樣品池,按下“測量”鍵,儀器會顯示樣品的吸光度或透射比。
重復測量:對于同一份樣品,建議重復測量2-3次,取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,提高測量精度。
三、數據處理
1.數據記錄:記錄測量得到的吸光度或透射比數據,以及對應的樣品信息、測量條件等。
2.數據分析:根據測量數據,繪制標準曲線或進行其他數據分析,計算待測物質的濃度或含量。
3.結果報告:撰寫實驗報告,包括實驗目的、原理、步驟、結果、討論等內容,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解釋。
四、注意事項
比色皿的透光面要保持清潔,避免用手直接觸摸。
樣品溶液的濃度要適中,吸光度值最好在0.2-0.8之間,超出此范圍會影響測量精度。
測量過程中要避免震動和強光直射,以免影響測量結果。
儀器使用完畢后,要及時關閉電源,清洗比色皿,并做好儀器的清潔和維護工作。